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旅游美食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漳平冬至节包菜包的由来

    信息发布者:fjlyzpxq_au6t3rwp617
    2019-05-22 16:06:47   转载

    冬至节又称”冬节”、”长至节”、”亚岁”。 《汉书》中说:“冬至阳气起,君道长,故贺。”,也就是说冬至这一天阴气走尽阳气渐生,阴阳二气交接的重要时节。

    冬至节包”菜包”吃”冬节圆”是漳平乃至闽南闽西及台湾大多乡村过冬至的应景食品。

    在田里忙了四季,播种耘管收藏,到了冬至,田里的五谷庄稼都已收藏进了谷仓,农人们终于舒了口气。农妇们则用刚收成的五谷杂粮做成各种应景食品,作为供品敬祭天地各神和祭祀祖先,同时馈赠邻里乡亲以感谢一年农事中的相互帮忙。

    在我国各地冬至节日应景食品名目繁多,北方主要是水饺、馄饨,南方是糯米团、长线面。各种冬至节应景食品都有它们缘由起因的传说记载出处。

    哪么,漳平的包”菜包”缘由何地何时呢?据考证推理,漳平冬节包”菜包”缘于河南,是北方河洛地区冬至饮食民俗文化在漳平的传承与演化,是漳平民系属于河洛文化民系圈的一个证据。

    冬至河南人有吃“捏冻耳朵”的习俗。“捏冻耳朵”是吃饺子的俗称。为什么有这种食俗呢?相传一年冬至,南阳医圣张仲景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,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,心里非常难过,就用羊肉、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做成馅,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煮熟,施舍给百姓吃。服食后,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。后来,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,是故形成“捏冻耳朵”此种习俗。

    漳平冬至”菜包”也形如耳朵,也似饺子。只不过其皮为粳米磨粉做成,内包冬笋肉菜等。因为,河洛人迁徒九龙江流域并定居时,其耕种的己没有祖地的麦子而是水稻,因此在延续习俗过冬至吃”捏冻耳朵”时,其皮则由面皮改为米粉皮包成。而因因为米做的馅皮没有面的韧性难以包成小个如饺子,只能粗略大个包成形如饺子的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